7月19日晚上那场球,看得人血压飙升。 中国女篮半决赛打日本,最后比分定格在81:90。 输9分看起来不多? 可你瞅瞅技术统计,日本队三分球34投16中,咱们23投就中6个。光这一项,直接输出去30分! 更扎心的是,对面田中心这个小姑娘,第一节单节轰进5个三分,一个人砍了21分,咱们全队才拿24分。 场边宫鲁鸣教练的战术板,愣是没翻出应对的页码。
比赛开场才3分钟,日本队就亮出杀招。 田中心绕着韩旭的挡拆兜出来,张手就投。 第一个三分进了,中国队没当回事。 第二个又进,韩旭往前多迈了一步。 第三个再进,替补席有人开始跺脚。 等到第五个三分穿网而过,记分牌显示21:6,中国队叫暂停时,田中心已经笑出小虎牙。
现场解说嗓子都喊劈了:“换防啊! 夹击啊! ”可场上还是老样子。 韩旭和张子宇双塔镇守内线,脚步根本追不上日本队的穿插。 日本后卫宫泽夕贵赛后说:“我们研究过录像,双塔防挡拆时总会留出0.5秒空档。”就这半秒钟,够他们投进16个三分球。
韩旭和张子宇这场合砍35分,数据挺漂亮。但第三节追分的关键时刻,镜头拍到张子宇弯着腰喘粗气。 这姑娘2米28的个子,跟着日本队折返跑三个来回,嘴唇都发白了。 最揪心的是有个回合:张子宇好不容易跑回前场,后卫王思雨把球传给了底角的杨舒予。 球弹框而出,张子宇又得扭头往回跑。
日本教练汤姆·霍瓦斯赛后点破玄机:“我们每个挡拆都针对中锋设计,要么外弹投三分,要么内切攻篮下。 ”中国队内线得了52分,日本内线才拿38分。 可人家压根不在乎,三分线外箭如雨下。
第三节剩4分11秒,杨力维抢断快攻把分差追到65:68。 日本队立刻叫停。 可暂停回来更邪门宫泽夕贵绕掩护三分命中,下一回合田中心假动作点飞李缘,再中三分。 74:65,分差回到9分。
央视解说于嘉都急了:“这暂停叫完怎么更被动了?”技术统计显示,宫鲁鸣本场叫了三次暂停,每次暂停后两分钟内,中国队净输8分。 最讽刺的是第四节,张子宇刚在篮下打进2+1,回头日本队5秒快攻,山本麻衣空位三分手起刀落。
当日本队三分第14次命中时,直播镜头突然切给替补席。 李梦裹着毛巾坐在角落,眼神盯着记分牌。 社交媒体瞬间炸锅:“李梦呢? ”“打日本为啥不上李梦? ”
这事确实蹊跷。 翻翻历史记录:2023年亚洲杯决赛打日本,李梦三分球7中4拿17分;2022年世界杯,她面对日本砍下21分。 日本媒体都管她叫“东京噩梦”。 更别说今年集训,李梦完成“万次投篮计划”全队第一,对抗训练三分命中率冲到43%。
赛后发布会,有记者直接问宫鲁鸣:“李梦为什么没进名单? ”老帅扶了扶眼镜:“球队需要新老交替。 ”可转头看技术统计,中国队锋线群三分球合计18中3,杨舒予5投全铁。
终场哨响时,队长杨力维眼圈通红。 她这场拼了34分钟,最后时刻还崴了脚。面对记者话筒,她喘着粗气说:“防三分完全失败,我的责任。 ”可当被问到战术安排时,她抿着嘴摇头:“执行出了问题。”
数据不会骗人:日本队快攻得分22:8碾压,利用失误得分21:9占优。 最打脸的是身高对比,中国队平均1米86,日本队只有1米76。 但篮板球统计,日本队居然抢了12个前场篮板。
终场前1分47秒,张子宇被两人包夹仍强行打进,分差追到79:85。 日本队暂停时,宫鲁鸣把战术板拍得砰砰响。 可回到场上,李缘传球直接送到对手怀里。 日本队反击三分命中,比赛彻底失去悬念。
有球迷翻出旧账:去年亚运会,宫鲁鸣就坚持用双塔输给日本二队。 这次赛前训练,韩旭加练三分被教练组叫停,要求“专注内线”。 而日本队田中心,去年还在打U18亚青赛。
混合采访区,张子宇被记者围住时,有工作人员突然冲过来挡驾:“队员不接受采访!”转身离开时,有人听见张子宇嘟囔:“球给不到我手里...”
更耐人寻味的是篮协动作。 比赛当晚23:17,中国篮协官网悄悄更新了集训通知,李梦名字依然不在列。 而日本队狂欢视频里,田中心举着技术统计表喊话:“谢谢中国队的防守策略! ”那张纸上,三分命中率47.1%的数字被画上大红圈。
输球后两小时,张子宇的微博更新了训练视频。 画面里她练的不是背打,而是滑步防守。 背景音里有个男声在喊:“快! 再快一点! ”而杨力维的定位显示已在球馆,时间凌晨1:44。
次日对阵澳大利亚的铜牌战,技术台名单出现新变化:李梦继续缺席,但三分射手翟若云进入轮换。开赛前热身,韩旭罕见地在三分线外连投十球,进了七个。
股票配资佣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